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

踏上你的投機路

怎麼開始?
  • 有資金 → 直接進場操作
  • 無資金 → 零股操作

學習資源

  • stock版(PTT)(精華區必看)

入門書籍:初步了解投資與股票

  • 富爸爸.窮爸爸
  • 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 → 可用stock版精華區或其它網路資源取代

基本分析:有志投資者可以看一看

  • 與巴菲特同步買進
  •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
  • 彼得林區征服股海
  • 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
  •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

技術分析:沒用卻又有用的玩意兒

  • 笑笑看線圖 → 各大派的介紹,可從這邊下手
  • 點線賺錢術 → 基本上所有的技術分析都介紹了
  • 陰線陽線 → 易懂的K線
  • 強力陰陽線
  • 股價趨勢技術分析
  • 艾略特波浪理論-市場行為的關鍵
  • 亞當理論
  • 包寧傑帶狀操作法
  • 指標會說話
  • 飆股九步

推荐必看:心法是最重要的一環

  • 活出股市生命力 → 心法跟技術上都可以給初學者很大的幫助
  • 多空交易日誌
  • 股市作手傑西.李佛摩爾操盤術
  • 股票作手回憶錄 → 經典必看,操作愈久愈有體悟
  • 操作生涯不是夢
  • 幽靈的禮物
  • 作手
  • 盤勢判讀的技巧
  • 專業投機原理
  • 蘇黎士投機定律

投機這條路上,

沒有所謂的明牌可以讓你翻倍;沒有所謂的老師可以幫你帶進帶出

唯有自己進入市場,你才會關心自己所擁有的部位,進而學習相關知識

沒有進場,一切的理論都是空談

手中有股票,聰明的人自然會想盡辦法了解關於它的一切

學習不能少,書錢不必省

買這些書所花的錢,遠不及未來因觀念錯誤所帶來的一次重大虧損

踏上你的投機路吧


read more...

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

包寧傑帶狀三大交易方法

● 交易方法一:價格波動率突破系統

帶狀上限遭到穿越則買進
價格跌破帶狀下限則放空
 
出場訊號:拋物線系統、帶狀對邊觸及
 
通常配合「擠壓」使用。留意假突破


● 交易方法二:順勢系統
 
當價格接近帶狀上限,而且上漲力道經過技術指標的確認,則順勢買進
當價格接近帶狀下限,而且下跌力道經過技術指標的確認,則順勢賣出

方法二屬於方法一的變形,採用相同的出場技巧

對於上升趨勢,
可選擇在接回走勢之後的第一個上漲日進場,會有較佳的風報比
 
 
● 交易方法三:反轉系統
 
當價格處在帶狀下限附近,
透過W底型態與技術指標釐清當時的結構而買進

當價格持續觸及帶狀上限,
而且技術指標顯示既有的上升趨勢明顯轉弱才賣出

方法三雖屬逆勢交易系統,但能提供較理想的風報比結構


方法一實際應用

1440 南紡


2801 彰銀



read more...

投機這條路

■ 很多初學者認為他們可以直接進入股票市場,然後就開始賺錢。有些人認為,只需要花兩、三個月時間學習就夠了。我們很難想像任何專業只需要這麼短的學習期間。股票交易顯然不是最簡單的一種專業。事實上,情況很可能剛好相反:我聽到很多人表示,股票交易是他們碰到的最困難活動。

■ 很多交易者認為,想要成功 就要學習技術指標。他們相信,只要找到「那個有效的指標」或其組合,交易就可以成功。他們認為,「正確的技術指標」就是通往銀行金庫的鑰匙。這是天大誤會。這種想法讓初學者誤以為頂尖交易者擁有某種秘訣;只要找到這種秘訣,他們也可以同樣成功。我可以非常確定的告訴各位,絕對沒有這種秘訣。

- 節錄自「盤勢判讀的技巧」
  
  
  進入股市的門檻是很低的。只要有錢、會打電話,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從事交易。事實上我們也看到,身邊各式各樣的人都在作股票。他們沒有階級上或是學識上的相同點,大家唯一的目標都是:從這個市場上帶走利潤。
  
  然而根據八二法則,市場上終究有八成的人最終是扮演輸家的角色。或許前些時候的多頭走勢讓大部份的人都賺到錢,但等到經過一次的多空循環後,八二法則仍會適用。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。說來也奇怪,人們總是把「玩股票」跟「賺錢」劃上等號。試想,我們從小大到得唸16年的書,才能得到一張大學的文憑;才能得到某種程度上的專業知識(當然有大部份的人還是得不到)。進而利用自己所學,賺取微薄的薪資。那麼天底下豈有那麼好的差事,不用任何的學習。只要會看看新聞,聽聽消息,跑跑號子,就可以輕易的把股市當提款機?
  
  想要成為那僅佔兩成的贏家,我們就必須時時學習,時時檢討。記得初入市場時,我總是盼望著能靠著精準的技術分析,計算出每一個轉折點,進而獲取利潤。型態學、K線戰法、甘氏矩陣、艾略特波浪、布林通道 、各式技術指標......我無一不研究,就是想從中獲得預測價格的聖盃。然而我錯了,或許可以說是我學藝不精,所以我無法從各種技術分析中找到絕妙的交易方式。但我發現更嚴重的錯誤是,我努力的方向錯了。隨著幾次嚴重的虧損,我學習到比分析更重要的事。我了解到「心態」「資金控管」「交易策略」才是交易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。在三者兼顧的情況下,搭配簡單的技術分析,通往贏家的路,漸漸明朗了......

read more...